2022年4月,檢察干警到蔬菜批發市場了解疫情防控情況。
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山東省蘭陵縣是久負盛名的蔬菜生產基地,全縣年種植蔬菜110萬畝以上,年產量400萬噸,主要銷往長三角地區,承擔著上海約60%以上的蔬菜供應量。近年來,蘭陵縣檢察院依法能動履職,堅持打擊、保護、服務相結合,通過強化“四大檢察”全力助推菜鄉經濟社會發展。
水土好,大蔥長勢更好
“現在水土好了,俺們村民種植的大蔥長得更高、更綠了……”3月30日,當蘭陵縣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張愛英與同事們再次走進大仲村回訪調研土壤修復情況時,該村村委會主任老劉興奮地說。
2016年10月,大仲村村民馬某在未辦理審批手續的情況下,租賃村內一場地非法修建煉鉛爐,雇傭他人收購廢舊鉛酸蓄電池熔煉加工成鉛錠,共煉鉛80余爐,生產鉛錠310余噸,產生毒害性的廢渣160噸,熔煉過程中對土壤、空氣產生嚴重污染。大仲村盛產大蔥和生姜,馬某的行為已對蔬菜種植質量造成嚴重危害,當地群眾憂心忡忡。
2020年3月,蘭陵縣檢察院以涉嫌污染環境罪對馬某等人提起刑事訴訟,同時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同年9月,該縣法院以犯污染環境罪判處馬某等7名被告人一年五個月至一年八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各并處罰金;判決其賠償污染物處置費、土壤修復治理費、土壤檢測費共計65萬余元,依法予以沒收違法所得。
兩年來,蘭陵縣檢察院共辦理環境污染類公益訴訟案件12件,以司法保護為蔬菜生產種植農戶撐起一片綠蔭。
清理非法融資,菜農更安心
菜農法律意識不強,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2020年3月,蘭陵縣檢察院受理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當地農民高某指使劉某等人以山東龍灣蔬菜產銷服務有限公司的名義,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對外許諾高息存款,公開向夏某等283名菜農攬儲2400余萬元。隨后,該公司將上述款項用于自身經營及償還貸款利息等,無法兌付上述存款票據,致使眾多菜農遭受重大財產損失。
2021年11月,蘭陵縣檢察院檢察官在辦案的同時,做好來訪群眾釋法說理工作,并向農業管理部門、金融監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加強農民儲蓄知識的普及教育。
經蘭陵縣檢察院提起公訴,2022年1月,該縣法院審理后以被告人高某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20萬元,責令退賠各被害人經濟損失。
今年初春,蘭陵縣檢察院結合辦案迅速總結形成調研報告《農村合作社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頻發應引起高度重視》,對所辦20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的特點、發案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預防對策,推動了全縣蔬菜合作社非法融資問題專項清理,從源頭上消除了蔬菜生產供銷流通等環節的隱患和風險。
“合作社的經營越來越規范了,群眾很信任。”日前,蘭陵縣向城鎮光明蔬菜業合作社負責人馬明告訴記者。
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
蔬菜供應涉及群眾基本的生活保障,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今年4月,蘭陵縣檢察院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開展“公益訴訟守護‘菜籃子’安全”專項行動。監督檢查中,沒有發現蔬菜商戶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行為,而且整個市場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食品安全也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蘭陵縣檢察院在辦理涉農案件時,善用公開聽證等形式,不僅提高群眾法律意識,也構建了和諧的檢民關系。“為了提供更優質的法律服務,我院每年都要到各蔬菜生產基地、種植合作社、菜農的大棚里,講授法治課。對于有法律需求的群眾,我們留下檢察官聯絡方式,開展一對一‘訂單式’法律服務。”該院專職檢委王曉光介紹。
為進一步服務和保障蔬菜產業長足發展,該院正在研究制定更加具體的意見措施。
天藍菜綠人安樂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臨沂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王學斌
蘭陵自然條件優越,農產品資源豐富,跑全國、賣天下,形成了“哪里有蔬菜市場,哪里就有蘭陵蔬菜”的流通格局,蔬菜產業是蘭陵一張亮麗的名片。
近年來,蘭陵縣檢察院依法能動履職,在保護生態環境、化解矛盾糾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蔬菜產業發展裝上了“檢察引擎”。
我希望檢察機關輸出更多優質、豐富的“法治產品”,讓蘭陵的天更藍、菜更綠、人民更幸福,為蘭陵打造長三角地區“菜籃子”貢獻檢察擔當。